YDC25QX千斤顶
1、YDC250QX千斤顶采用前卡式,即工具锚前置,钢绞线预长200mm即可张拉,可节约预应力筋材料。
2、在张拉过程中,本千斤顶能实现自动夹持预应力筋及退锚,从而降低劳动强度,提高效率。
3、本千斤顶设计有各种功能的配件,工作时可根据需要选用。
4、本千斤顶工作时不会打转,避免了钢绞线因旋转而导致伸长值过大。
一、用途
YDC250QX-B型千斤顶是一种预应力穿心前卡式千斤顶,用于OLM15、OLM13有粘结筋和无粘结筋的单根张拉施工,而且是OLM锚固体系,广泛应用于先张法、后张法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、桥梁、岩土锚固等工程,特别适用于高空作业,便于携带。
其型号含义说明:
二、特点
1、YDC250QX千斤顶采用前卡式,即工具锚前置,钢绞线预长200mm即可张拉,可节约预应力筋材料。
2、在张拉过程中,本千斤顶能实现自动夹持预应力筋及退锚,从而降低劳动强度,提高效率。
3、本千斤顶设计有各种功能的配件,工作时可根据需要选用。
4、本千斤顶工作时不会打转,避免了钢绞线因旋转而导致伸长值过大。
三、构造及其工作原理
该千斤顶采用动缸式结构,具有连续跟进、重复张拉的性能,张拉过程中,千斤顶活塞、支承套构成不动体,而油缸体、穿心套、连接套及锚环构成“运动体”,当“运动体”相对“不动体”向外移动时,工具锚自动夹持预应力筋进行张拉,达到所需预应力值后:在限位张拉情况下,夹片随钢绞线回缩而自行锚固。然后运动复位,千斤顶夹片被顶松,完成张拉过程,其构造及液压工作原理图如图1所示。
四、技术性能
YDC250QX型千斤顶主要技术性能参数:
序号 | 技术性能 | YDC250QX-150 | YDC250QX-200 |
1 | 公称张拉力 | 250 KN | 250 KN |
2 | 公称油压 | 52 MPa | 52 MPa |
3 | 回程油压 | ≤25 MPa | ≤25 MPa |
4 | 张拉活塞面积 | 4.77×10-3 m2 | 4.77×10-3 m2 |
5 | 张拉行程 | 150 mm | 200 mm |
6 | 回程活塞面积 | 1.335×10-3 m2 | 1.335×10-3 m2 |
7 | 外形尺寸 | Φ114×429 mm | Φ114×479 mm |
8 | 穿心孔直径 | Φ19 mm | Φ19 mm |
9 | 质量 | 20 kg | 21.5 kg |
10 | 配用油泵 | ZB4-500型 | ZB4-500型 |
五、使用方法简介
1、准备工作
(1)根据所需张拉的钢绞线规格选择不同的工具夹片(6)、垫圈(2)等配件(如图1)。具体选配如下:
(a)限位张拉单孔工作锚时:
①当后张Φ15.2或Φ15.7规格的钢绞线时,如图1所示,选用支承套螺母(1)及选用OLM15工具夹片(6)、支承套(3),并在支承套和支承套螺母间垫上垫圈(2);
②当后张Φ12.7或Φ12.9规格的钢绞线时,选用支承套螺母(1)及选用OLM13工具夹片(6)、支承套(3),并在支承套和支承套螺母间取下垫圈(2)。
相同配件 | 专用配件 |
支承套螺母 | OLM15工具夹片 垫圈 |
支承套 | OLM13工具夹片 |
(b)限位张拉单孔工具锚时:
①当张拉Φ15.2或Φ15.7规格的钢绞线时,如图1所示,选用OLM15工具夹片(6),并在支承套(3)和支承套螺母(1)装上垫圈(2);
②当张拉Φ12.7或Φ12.9规格的钢绞线时,除选用OLM13工具夹片和垫圈外,其余同上。
相同配件 | 专用配件 |
支承套螺母 | OLM15工具夹片 垫圈 |
支承套 | OLM13工具夹片 垫圈 |
(c)限位张拉群锚时:
①当后张Φ15.2或Φ15.7规格的钢绞线时,除将图1中的支承套螺母(1)换为群锚限位螺母外,其余按图1安装并与上述(a)相同;
②当后张Φ12.7或Φ12.9规格的钢绞线时,除按图1安装并与上述(a)相同外,还需配用相应的工作限位板方能张拉。
相同配件 | 专用配件 |
群锚限位螺母 | OLM15工具夹片 |
支承套 | OLM13工具夹片 工作限位板, |
⑵检查液压油泵的运转情况以及与千斤顶安装的液压油路是否正确。
⑶检查千斤顶夹片是否能够可靠夹持钢绞线,根据工作原理图检查千斤顶是否正常伸缩,并顺便排气。
⑷检查安装好工作锚后的预应力筋外露工作段不应有散头,且预应力筋表面应干净,无锈蚀,以免穿束困难或影响张拉锚固。外露预应力筋长度不应少于200mm。
2、千斤顶的安装
⑴将千斤顶与液压油路安装好,接头不应有外泄漏现象。
⑵将千斤顶提起,沿预应力筋穿过,前端顶在锚板上。
3、限位张拉操作过程
⑴将千斤顶装上支承套(3)及支承套螺母(1),按准备工作第(1)步选择相应零件。
⑵根据工作原理图,将控制B油路的截止阀开启,控制A油路的截止阀关闭。启动油泵,向张拉油缸供油进行张拉。同时不断调整节流阀,以控制张拉
速度和稳定油压高低,当达到所需应力值后,即可开启控制A油路的截止阀,关闭控制B油路的截止阀,送油使油缸复位。若在第一次张拉完成后,预应力筋的控制应力未达到设计要求,必须进行重复张拉,直到达到设计要求为止。
5、退锚操作过程
⑴将支承套螺母换为退锚螺母。
⑵按照限位张拉操作过程(2)的方法张拉预应力筋,从退锚螺母的槽口观察夹片。当夹片被带出来后,用拨叉等工具将夹片卡住,然后打开控制A油路的截止阀,使预应力筋松弛,同时夹片不再被带进锚孔,达到退锚的目的。若需要多个行程才能完成退锚,必须注意在前一次退锚,活塞伸出油缸约50mm时,用拨叉等工具把夹片轻敲回锚孔楔紧,注意保持夹片平齐,然后才能进行下一次退锚。